淺談食療

Posted in   素食   on  January 18, 2022 by  Admin0

淺談食療

從中醫學角度,一年四季的氣候轉變,皆對身體有不同影響。

四季的變化呈現為「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」的自然規律,也展現為寒乾、寒濕、熱濕、熱乾的氣候。而不同的草本食物,都具有不同的特性,透過內在調理,讓身體可適應四時變化,同時強身健體。

食物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。

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既提供營養,也能療疾祛病。通過《內經》的生態觀和其他典籍的基礎理論,以及千百年來長期的診治實證傳承,不同食物被辨識出對應人體的不同特性,如性寒,性溫,正氣等,功能特性如驅風、祛濕,惹痰、溫補等等。所以中國傳統代表性膳食講究平衡。

根據五行,也有五穀,五菜,五果的講法。

五色食物對應五行,五臟六腑的運轉,並配合不同季節的特性變化搭配出不同的時令菜。用現代語言描述,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,以穀類食物為主;要多吃蔬菜,水果和薯類;每天要吸收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。而動物性食物適量即可。

中國傳統飲食呈現的特點為(1)主副食分明,傳統飲食非常重視穀物的健康作用。(2)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和(3)採用時令蔬果,因地制宜。

食物療法可寓治於食,既能達到保健強身,預防疾病的目的,且能給人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,使人在感受食物的色香味中,透過五官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。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藥比例容易為人接受,可長期使用,對亞健康或慢性疾病的調理和治療尤為適宜。

About the Author Admin

Share your thoughts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

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! 文章訂閱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Book a session now!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,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,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.